过去的五年是区委巡察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,是巡察队伍茁壮成长的五年。五年来,区委巡察一班人披星戴月践使命,利剑高悬斩荆棘,用心凝聚力量,用情助力巡察,取得了骄人的成绩。荣誉已成为过往,展望未来,我们将以更昂扬的斗志谱写我区巡察事业新篇章。
一、忆往昔,峥嵘岁月
区委巡察机构从无到有,队伍从小到大,能力从弱到强,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程。巡察一班人从成立之初始终以坚持艰苦奋斗、拼搏进取、开拓创新的精神,锻造出了一支政治过硬、业务精湛的巡察铁军。
(一)坚持以支部建设统领,树立凝心聚力“一面旗”。 坚持统一领导是形成巡察合力的关键。一是以支部建设为统领,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来构建温暖和谐的组办“大家庭”。为身患重症的干部家属多方寻医问药、筹措爱心基金,先后组织干部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,到建设兵团体验知青岁月,到革命故里感悟英雄精神,干部们在追忆先烈、重温入党誓词、体验知青岁月中思想灵魂得到了净化,党性修养得到了锤炼。二是以文化引领忠诚铸魂,精心打造了巡察文化长廊,“利剑高悬、震慑常在”铸铜的大字、大型黑底红字的“临河巡察”篆刻图标、深红底色的总书记语录高挂于墙,这些具有浓郁红色基因的思想火种植根于干部的内心深处,使他们的使命感、责任感、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升华,支部的凝聚力、向心力、战斗力在于无声处中得到了提升,树立了支部凝心聚力的“一面旗”。
(二)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,布局组办整体“一盘棋”。组办的凝心聚力是巡察事业发展的基础。一是组办分工不分家,实施“两岗、两会”制,营造组办通力协作、共商共议的和谐氛围,共同挖掘集体智慧,促使干部素养和情感交融与日俱增。二是开展巡察报告“大比武”,以比促学、以武促练,同训共练既是业务提升的“源动力”,更是组办融合的“润滑剂”,打造了组办整体“一盘棋”。
二、看今朝,硕果累累
区委巡察善于在实践中创新,在思考中提炼,先后凝练总结出了“四个二”工作法和村级巡察“五步法”,得到中央、自治区巡视办高度认可并广泛推广;《村里来了巡察组》业务微课在自治区巡察业务大比武中摘得桂冠,巡办主任也因工作实绩突出参加了中央第六轮巡视。
(一)巡察全覆盖高质量如期完成。十三届区委共开展了包括营商环境、“十个全覆盖”、煤炭领域专项巡察在内的十轮巡察,完成了对全区81个一级单位党组织和228个村级(社区)党组织的巡察全覆盖。共发现问题2197个、移交问题线索98件,利剑震慑作用凸显,政治生态激浊扬清。
(二)勤于践思,推陈出新。探索实践是创新发展的源泉。一是推进巡察监督与执纪审查深度融合,开启的“巡察+初核”“巡察+派驻”“移交+介入”的“3+”模式,在巡中移交、线索办理、整改督察等方面,使巡察和纪检同向发力、通力协作,取得了“1+1>2”的效果。该模式的应用,缩短了问题线索核查时限,节约了办案成本,提升了执纪审查的监督质效。二是“精准点穴”“靶向治疗”,深化巡察“回头看”。十三届区委巡察“回头看”一改以往面面俱到“撒豆式”的常规模式,选择哪里问题反映强烈,哪里问题突出就机动灵活的聚焦发力、深挖细查。针对涉及民生的教育、医疗等重点单位,巡察组简化工作流程、筛选重点问题,对违规择校择班、教师有偿补课、违规挂床套取医保资金等群众反映强烈、社会关注度高的59个“问题病灶”进行了“精准点穴”和“靶向治疗”。三是勤于实践、善于提炼。先后推出了《“三个一”全面推进组办融合发展》《精准点穴 靶向治疗 深化巡察回头看》《小喇叭大舞台 阳圪佬佬拉家常》等39篇精品力作,被中央、自治区巡视办及市、区媒体多次登载报道。根据巡察真实素材创作改编了业务微课情景剧《村里来了巡察组》和《九件羽绒服》,全体干部的寓教于演深刻改变了对问题机械教条定性的惯性思维,将纪法和情理融合贯通,对问题审慎定性,保护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。
三、展未来,信心满满
过去的成绩来源于勤奋和创新,展望未来,我们绝不沉睡于曾经的功劳簿,继续勤践勤思,在加强构建上下联动全链接、延伸村居巡察打通从严治党“最后一公里”、准确把握“三个区分开来”等方面积极对标中央,紧密联系群众,通力协作织密巡视巡察监督网,为形成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贡献临河巡察力量。
“关山初度尘未洗,策马扬鞭再奋蹄”,在十四五开局之年,临河区委巡察队伍重整行装再出发,我们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,以敢于较真碰硬的勇气,永攀高峰,再创佳绩。
来源:临河区委巡察办